探访工业旧址 触摸城市记忆
2025年,能动学院“寻迹逐梦“实践团响应“三下乡”号召,在吉林市开展以“探寻工业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先后走访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与北山烈士陵园,在实地调研中体悟城市历史厚度与发展活力。
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抵达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步入展馆,那锈迹斑斑的老式机床、泛黄的生产图纸,还有哪些满是岁月痕迹的机械零件,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座东北首座近代兵工厂的往昔威严。瞬间将大家带回了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峥嵘岁月。

队员参观机械制造厂
在讲解员引导下,实践团成员系统的学习了东北近现代工业的历史,同时获悉该博物馆是吉林市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要载体。“除本次参观的机械制造局博物馆,近两年吉林市还新建修缮了冰雪运动博物馆、满族民俗博物馆等特色场馆。”讲解员介绍,“通过挖掘多领域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多元化博物馆集群,助力公众深入了解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参观中,成员们深切体会到,这些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储存器”,更成为吸引游客、为城市注入新活力的“城市名片”。
期间,实践团还体验了博物馆功能完善的游客中心——舒适的休息区、详尽的工业历史文献及导览手册,为成员们休整时补充实践细节提供了便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馆内书法展区悬挂的多幅作品,以笔墨巧妙融合工业硬朗与文化温润,展现城市多元气质。队员参观游客中心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下午2时,实践团前往北山烈士陵园。陵园内苍松翠柏如列阵卫士,静默守护着这片承载英雄记忆的土地。广场中央,北山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20余米高的浅灰色花岗岩碑体上,顶部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闪耀不灭光芒,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笔力刚劲,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
纪念碑四周的浮雕,生动刻画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场景:手持步枪冲锋的战士、传递情报的地下工作者、支援前线的群众……每道刻痕都在诉说风雨如晦岁月里,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的英勇壮举。

队员在纪念碑前合照
实践团成员缓步走向纪念碑,在领队老师带领下整理衣襟、神情肃穆。全体成员列队肃立碑前,陵园内万籁俱寂,唯有松涛阵阵,似与众人共同缅怀长眠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通过浮雕,成员们系统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从抗日战争时期的秘密交通线到解放战争中的攻城战役,一个个名字、一段段事迹,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目睹英烈们“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赤诚。领队老师杨老师表示:“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青年学子更要以先烈为榜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队员肃立在纪念碑前
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在吉林市的实践中获得了双重感悟。机械制造局博物馆以及城市新建成的各类场馆,彰显了一座城市在向旅游城市转型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有效活化。烈士陵园承载的红色记忆,更坚定了大家传承初心、奋勇向前的信念。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马 浩 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