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企协同,精准对接就业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7月4日,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蓝”社会实践队开展“访企拓岗探需求,校企协同促就业”三下乡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岳军带队,先后走进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蛟河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蛟河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聚焦岗位需求调研、就业渠道拓展、实训基地共建及校友走访,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桥梁。
探能源岗位需求,话实训基地共建
实践队首站走进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在企业负责人陪同下,队员们参观了电站核心区域,直观了解企业运营模式与岗位设置。座谈会上,企业人力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抽水蓄能领域的人才需求方向,尤其提到对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专业人才的稳定需求,并分享了岗位晋升路径与培养体系。


实践队参观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期间,实践队特别走访了在企业任职的校友。校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队员们讲述基层岗位的职业发展故事,建议在校期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前积累行业认知。双方还围绕实训基地共建深入交流,企业表示期待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场景,学院则提出“企业导师进校园+学生实习进企业”的协同模式,为人才精准输送奠定基础。

座谈会现场
拓绿色就业赛道,议校企协同育人
在蛟河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践队一行参观了生物质能源生产现场,了解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态势。企业负责人介绍,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生物质能领域对能源管理、环境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尤其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实践队参观蛟河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交流中,实践队与企业及在岗校友围绕“绿色能源人才培养”展开讨论。校友分享了在生物质燃料处理、能源转化等岗位的工作经验,强调行业对“技术+环保”复合能力的要求。双方就实训基地功能规划达成共识:计划通过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对绿色能源产业链的认知,企业则同步参与高校课程优化,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座谈会现场
聚焦环保就业机遇,深化产教融合
实践队最后走进蛟河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及环保能源推广等业务板块。企业负责人围绕环保运维、能源管理等岗位,解读了招聘标准与职业发展空间,并提到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实践队参观蛟河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实践队与企业校友座谈时,校友结合基层工作经历,鼓励队员们拓宽就业视野,关注环保能源这类兼具社会价值与发展潜力的领域。双方还就实训基地合作细节进一步磋商,明确基地将聚焦实操能力培养,设置垃圾焚烧工艺认知、环保设备运维等实践模块,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队与企业负责人交流
此次三下乡实践,“青蓝”实践队通过走访三家企业,精准把握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就业需求,深化了校企协同育人共识。后续,实践队将推动实训基地建设落地,整理校友经验形成就业指导资料,助力学生明晰职业方向,为行业输送更多“懂技术、能实干、肯扎根”的优质人才,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合照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马 浩 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