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成为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7月7日至7月11日,东北电力大学“砺行青年实践团2025”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奔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黄榆乡、西阳镇、口前镇、磐石市等地开展“‘乡’约踏寻志愿足迹,遇‘践’赓续奋斗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7日上午,砺行青年实践团走进永吉县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了解永吉县悠久的历史脉络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在红色革命历史展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件件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珍贵文物,更是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随后,实践团走进永吉县文化馆,开启“守护根脉 赓续传承”非遗展参观之旅,成员们面对一个个展板驻足欣赏、热烈讨论,此次参观让他们深切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也意识到传承责任。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深入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中绽放新光彩,让更多人了解永吉、热爱永吉。

实践团参观永吉县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永吉县文化馆参观
“守护根脉 赓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
随后,砺行青年实践团来到了永吉县务本村。在这里,实践团与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刚开展交流座谈会,在聆听中感悟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座谈会上,务本村党支部书记结合务本村实际,从产业发展、基层党建、民生服务等方面,生动讲述乡村发展历程。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此次交流,让实践团的成员们走出书本理论,触摸到乡村真实的发展脉搏。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在务本村学到的“接地气”经验融入实践,以青春之智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与务本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刚开展交流座谈会
伴随着车窗外阵阵稻香,实践团又来到了稻田开展除草实践活动。面对广袤农田与杂草,大家迅速分工,手持除草工具,踏入泥泞田埂。他们俯身弯腰,仔细辨别水稻与杂草,动作从生疏到熟练,额头的汗水不断滚落,却没人喊累。“只有亲身下田才懂‘粒粒皆辛苦’的分量,以后我会更珍惜粮食,也想为乡村做更多实事!”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实践团成员在稻田内除草
7月7日下午,东北电力大学砺行青年实践团来到了永吉县西阳镇。第一站到达“关东葡萄第一村”马鞍山村,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金永革为实践团成员们亲身讲解马鞍山村葡萄种植的成就和沿革。随后,金书记带领实践团进入葡萄大棚参观,一路上面带笑容讲解着种植葡萄的要点。在这里实践团对于马鞍山村的发展振兴和葡萄产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深刻明白了村镇发展靠的是长期的坚守和不断的创新。

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金永革为实践团讲解
马鞍山村葡萄种植的成就和沿革
接着,实践团来到了第二站西阳镇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讲解了西阳镇的建设历程和未来规划。她提到社区建设的三方力量、六项服务和五治融合,旨在打造幸福社区、共享美好生活。社区综合服务区的墙上贴着“奋进新时代,西阳别样红”的字样,代表着西阳镇在新时代国家各项政策的帮助下,不断建设的决心和力量。

西阳镇社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
西阳镇的建设历程和未来规划
在西阳镇的最后一站是清扫集贸广场。烈日炎炎下,队员们挥动大扫帚、弯腰拔杂草,抬手擦擦汗、低头捡垃圾,广场上满是劳动的身影。亲身经历,志愿服务,这样的清扫活动让实践团因为广场干净整洁而喜悦、贡献青春力量而自豪,更加坚定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初心。

实践团成员在清扫集贸广场

集贸广场前后对比
7月8日,砺行青年实践团怀揣着热忱与担当,踏入了永吉县黄榆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里,他们以颜料为灵动之笔、以行动为浓重之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涵盖环境整治、红色教育、能源科普、文旅推广等多个领域,不仅为乡村党建阵地注入了蓬勃的新活力,更通过红色教育播撒下信仰的火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团队首先开展“青力焕新永吉颜”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践团无畏炎炎烈日的炙烤,手持铲子、刷子等工具,用汗水和耐心拂去黄榆乡“百年广场”上党建雕塑的斑驳痕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雕塑上那熠熠生辉的标语,进一步坚定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强化了他们肩上的责任担当。

实践团成员为黄榆乡“百年广场”上的党建雕塑上色

党建雕塑前后对比
在红色教育方面,实践团通过“聆听永吉红色课”主题活动,邀请黄榆乡关工委老干部关文礼为成员们带来一堂针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四方面当今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红色一课”。关文礼老先生以其深厚的阅历和生动的讲述,将红色基因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每一位听众,在大家的心田里筑牢了坚实的爱国情怀之基。同时,实践团充分发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优势,为20余名孩子开展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科普、假期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碳’索绿色能源,携手‘童’行探‘星’途”七彩假期活动,课堂上,实践团的成员们别出心裁,通过知识问答的激烈角逐、趣味活动的欢快互动等形式,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孩子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鼓励孩子们要践行“知行合一”的传统美德,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勇敢探索、砥砺前行。

实践团成员聆听黄榆乡关工委老干部关文礼带来的“红色一课”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开展七彩假期活动
此外,实践团成员深入黄榆乡特色资源点七间房水库,采访当地村民、渔民,用镜头捕捉那些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画面,以青春的无限力量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促进永吉县农文旅融合,推动当地走向致富之道。
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历史的遗迹中探寻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汲取奋进力量,一路上,讲解员详细讲述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抗日志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大家驻足凝视,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切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实践团来到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砺行青年实践团跟随总书记的脚步,以“红色基因”铸魂、“绿色生态”塑形、“多彩产业”赋能为主线,从永吉县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到黄榆乡的党建雕塑焕新,从务本村的产业调研到马鞍山村的葡萄产业推广等,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热土,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实践提升专业素养”为宗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马 浩 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