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园文化 > 正文 校园文化
    知行“核”一实践团队长春行:探新质生产力,访历史街区,传精神薪火
    发布者: 来源:  日期:2025-08-24 21:20:20

    8月20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知行“核”一社会实践团走进长春,以“实地探访+沉浸研学”的形式,先后来到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历史文化街区、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成员们实地走访、深度对话、沉浸体验,在行走中触摸城市发展脉搏,在观察中解码“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传承。

    探新质生产力看“自立自强”精神的时代实践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展厅内,智能装备核心部件、新能源创新产品、数字化生产线模拟演示依次排开,直观呈现出长春在突破技术壁垒、推动产业升级上的亮眼成果。“过去‘两弹一星’科研者在一穷二白中啃硬骨头,现在我们同样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团队成员清晰看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层联结——从当年攻克“卡脖子”技术,到如今培育新动能,“把发展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始终未变。成员们详细询问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切身感受到“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生动实践。

    团队成员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参观科技展品

    团队成员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体验模拟场景

    访历史街区品“艰苦奋斗”精神的岁月沉淀

    离开促进中心,实践团来到宽城区新发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红砖老建筑、工业遗迹静静矗立,讲解员细数街区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撑城市建设的重要阵地,到如今经“修旧如旧+有机更新”焕新的文化地标,每一处痕迹都藏着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当年建设者在这里挥洒汗水,为国家工业化打基础,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和‘两弹一星’精神是相通的。”成员们进入展馆,仔细端详陈列出的展品,有武器、有农具,仿佛看到昔日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的身影。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读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跨越时空的分量。

    团队成员在历史文化街区观察展品

    寻航天精神悟“攻坚克难”精神的薪火相传

    实践最后,团队抵达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吉林一号”卫星模型、卫星总装测试流程展示、科研人员奋斗故事分享,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为保障卫星发射,团队曾连续数月连轴转,攻克上百个技术难题。”科研人员的讲述,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具象化——这正是“两弹一星”精神在航天领域的传承延续。成员们围绕“青年如何助力航天事业”展开交流,结合专业提出航天科普宣传建议,在对话中,坚定了传承“攻坚克难”精神、践行青春担当的信念。

    团队成员在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听讲解员讲解

    团队成员在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与讲解员交流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在不同场景学习与感悟,深刻领会到“两弹一星”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深刻内涵与强大力量。从科技创新到历史传承再到航天探索,精神的火种始终熠熠生辉,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未来,实践团还将通过多种形式,将此次实践的收获传递给更多同学,共同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团队成员合影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张 阔 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

    上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召开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举办2025年度第二季度教职工集体生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