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电力学科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的可能性,调研乡土产业绿色升级的现状与需求,2025年7月16日至17日,东北电力大学青·耘赋能实践团深入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实践团深入传统手工艺、清洁能源化工、农牧产业等一线场地,围绕多项核心任务开展实地实践:考察笤帚编织工艺的标准化现状,调研记录玻璃生产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深入了解化工园区“风光氢储”技术规划,分析光伏灌溉与沼气发电在农牧基地的应用可行性。“风光氢储”技术规划、调研分析光伏灌溉与沼气发电在农牧基地的可行性等核心任务,将现场了解到的高粱秸秆纤维结构、玻璃熔炉实际能耗数据、光伏板与化工反应釜及田间灌溉设备的空间关联等实际情况与专业知识进行碰撞与关联。通过深入一线的观察、记录与学习,团队致力于收集一手数据、剖析现状、对比验证,为理解电力学科知识如何服务乡土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积累宝贵案例与洞察。

师傅为队员们展示传统的笤帚制作方法

队员们结合工业设计原理优化传统编织模具并宣传

队员在纯洸玻璃厂学习能耗与减排

师傅面对面教授队员们玻璃的烧制手法

队员在肉牛养殖基地了解用电及成本

同学们在养殖技术员指导下参与部分辅助工作

队员们走进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调研园区
“风光氢储一体化”规划布局

园区工作人员详解"风光氢储"布局

队员们与园区工作人员合影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马 浩 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