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郑骄凌
班级:热动244

我是一名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的大一学生---郑骄凌,今年寒假,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来到吉林市龙潭区机关工委,开启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实践旅程。
初到机关工委,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工作流程,我的内心满是紧张与期待。领导安排的第一项任务是协助整理文件档案,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熟悉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机关工委的工作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条理性和责任心。
为欢迎市外校友回家过年,龙潭区组织开展 “游家乡 品龙潭” 活动,其中,乌拉三府作为吉林市的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乌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被古建筑的精巧设计与深厚底蕴所震撼。游览冬日的雾凇岛银装素裹,雾凇奇观美轮美奂,宛如童话世界。
在实践工作中,我有幸在机关工委参与党员谈话笔录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党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成长与感悟。
在参与谈话笔录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员们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攻坚克难的经历,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让我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记得有一位党员,在谈到自己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说:“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是一生的追求,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为社区的居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参与记录这次谈话,我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和工作的方法。他们在交流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务实作风和敏锐思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整理笔录的过程中,我会反复思考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参与党员谈话笔录工作,是我“返家乡”社会实践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我将倍加珍惜这段经历,将所学所悟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家乡的发展和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尚思宇
班级:核电244

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吉林市的“返家乡”活动,我实践的部门是船营区工商联,实践的第二天船营区团委就为所有参加返家乡活动的大学生开了一场会,会上告诉我们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我们的鼓励。会后,就开始了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有三个。
工作一:给名单上信息不全的商户打电话询问缺少的信息。
工作二:整理历年档案,根据盒内目录检查是否有缺失,检查完毕后按照年份整齐放在柜子里。
工作三:往网站中录入信息。
沟通也很重要,遇到不清楚的时及时跟小伙伴们沟通,每天也会及时的跟小伙伴同步自己的工作进度。
通过这次的“返家乡”活动,我认识到我的家乡正在逐渐变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家乡献一份力,这让我对我家乡未来的发展有着无限遐想。
在这次“返家乡”活动过程中,我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积极参与信息调研,录入信息,整理档案等工作内容并优秀地完成。在这些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额外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对我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这次“返家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思想上也对我起了洗礼作用,我明白家乡的发展需要更多像我这样的青年人的参与。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积极投身到助力家乡建设的行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担当与作为。

姓名:肖雅丹
班级:核电232

2025年寒假期间,我作为东北电力大学的一名学生,积极参与了家乡福绵区的一系列“返家乡”实践活动。从1月17日到2月17日,在共青团福绵区委员会的组织下,我和众多返乡大学生一起,在福绵区的玉林机场、消防大队、政府党建办以及各个企业等地,开展了“暖冬行动”“让爱返乡——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研学座谈会等实践活动,旨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在“暖冬行动”中,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于2025年1月17日在玉林机场为旅客提供服务。我们化身向导为旅客指引方向,在购票处耐心解答疑问、协助操作,还帮助特殊旅客和带小孩的旅客解决困难。2025年1月23日的“让爱返乡——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活动也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先是接受了消防知识岗前培训,接着参观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亲身体验灭火操作,走进荣誉室感受消防员的荣耀,还去玉福消防救援站观看了消防员的体能训练和装备操作,最后走街串巷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2025年1月22日参加“鬱上英才”返乡青年学子研学座谈会活动,会前我们去沙田镇六龙村、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参观,了解到家乡富硒农业、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会上大家积极分享见解,共话家乡发展。此外,我还在政府党建办进行了实践,协助处理一些党建相关工作,也参与了为广西隆生服饰有限公司和广西亘美实业有限公司两大产业园招工的工作,为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出了份力。
这次“返家乡”活动,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在玉林机场做志愿服务时,看着旅客们因我们的帮助而露出的安心笑容,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那一抹“志愿红”,不仅是我们的标志,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的象征。我们的每一次指引、每一次解答,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和便利,让我明白了即使是微小的举动,也能给他人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每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
在消防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对消防员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消防员们英勇救火的场景,觉得他们很厉害,但通过这次实践,我才真正了解到他们背后的付出。那些复杂的消防车辆器材装备,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用途,而消防员们要熟练掌握它们的操作,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他们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这是为了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完成救援任务。走进荣誉室,满墙的奖状和锦旗,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荣誉,也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见证。这让我明白,每一份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消防员们用他们的坚守和奉献,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鬱上英才”研学座谈会活动也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参观家乡的农村和产业园,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富硒农业蓬勃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也走向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让我为家乡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在外求学的学子,我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在座谈会上,听到大家分享的经历和见解,我也深受启发,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在政府党建办实践以及帮助企业招工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政府工作的繁琐与重要性,也体会到了企业发展和农村就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每一个政策的制定、每一次招工活动的开展,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这让我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也明白了自己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应该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尹春洋
班级:核电231

作为一名从吉林省伊通县小孤山镇走出去的大学生,我曾带着家乡的期盼踏上求学之路,而今在今年寒假又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成为小孤山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工作者。角色的转变让我深刻体会到:家乡不仅是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更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守护与建设的沃土。
初涉岗位,党费发票整理工作的繁琐细致曾让我一时迷茫。一张张发票,一个个数字,都需精准核对、分类整理,不容丝毫差错。但我很快意识到,这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承载着党员们的责任与担当,每一次点击、每一次翻页,都是在为党组织的有序运转贡献一份力量。从生疏到熟练,从懵懂到严谨,我学会了耐心与专注,懂得了平凡之事亦能铸就不凡。
而燃气安全宣传工作,则是我与家乡百姓近距离接触的桥梁。穿梭在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从居民疑惑的眼神到热情的回应,我看到了大家对安全的重视,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带来的改变。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奶奶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多亏有你们来提醒,我们才注意到燃气使用还有这么多讲究。”那一刻,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深知自己虽渺小,却能在保障家乡人民生活安全的路上留下浅浅足迹。
回到家乡后,我重新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发现小孤山镇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禀赋——小孤山的巍峨苍翠、伊通河的碧波蜿蜒,更在于它蓬勃发展的生机。近年来,家乡的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渐成规模:山间的蓝莓基地挂满果实,村口的电商直播间里,乡亲们正用手机将土特产销往全国。这些变化让我感叹: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奋斗图景。最让我触动的,是家乡人那份淳朴的热情。在燃气安全宣传中,一位独居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回来,我们心里踏实!”这句话让我眼眶湿润。家乡需要我们,就像我们需要家乡一样——这里不仅是根脉所在,更是实现价值的舞台。
在参与共青团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基层治理的深意。整理党费发票时,我感受到每一分党费背后党员的责任与信仰;组织青年志愿活动时,我看到“95后”“00后”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助老服务的热情。这些经历让我懂得:基层工作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政策与民心,也连接着青春与家国。印象最深的是临近春节的燃气安全排查行动。我们顶着寒风逐户走访,发现一户老人家的燃气胶管老化,立即联系专业人员更换。事后老人送来一筐自家种的冻梨,那一刻我明白,基层工作者的价值,就藏在这些被需要的瞬间里。
小孤山镇位于吉林省伊通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有被誉为“东北小黄山”的小孤山,山峰奇秀,景色宜人;这里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盛产玉米、水稻等优质农产品;这里还有独特的满族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小孤山镇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立了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推出了“小孤山”品牌系列农产品;我们开发了生态旅游线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家乡因你我而美丽。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我深感荣幸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孤山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初审:张 伟
复审:岳 军
终审:李金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