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26年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东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2023修订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总则
1.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励我院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2. 推免工作应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对学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择优选拔、保证质量。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负责学院推免工作的咨询、组织、考核、审定等工作。
推免工作小组
组 长:李金韦、洪文鹏
副组长:岳 军、高 龙、王艳红、金 旭、曹瑞峰
成 员:丁皓姝、司和勇、曲宏伟、侯延栋、刘忠彦、刘洪宇
秘 书:马玉秋、孟 丹、李宛桐
三、推免范围和名额
推免范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及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
根据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当年度分配给学院的推免指标,按专业划分推免名额。我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我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前沿学科及国家发展急需学科在推免指标分配上给予重点支持,且可招收“直博生”,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应届本科生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推免名额:2026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推免名额为45人。按照学校分配推免研究生数量的计算方法,各专业和班级硕士研究生推免名额分配如下:
表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推免名额分配表
本科专业 | 硕士研究生类型 | 拟推荐就读学科 | 人数 |
能源与动力工程(自然班) | 学术型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7 |
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班) | 学术型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7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学术型 | 核科学与技术 | 4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学术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4 |
四、推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违法违纪记录;
2.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各项要求。
(二)申请条件
1. 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和综测排名均列本专业前20%,其中作为主力成员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国内权威科研竞赛或学科竞赛(竞赛项目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当年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为准)并获二等奖者排名可放宽至25%、获一等奖者排名可放宽至30%。
2. 国家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3. 在校期间全部课程和实践环节首次考试不及格科目不超过1门且无遗留科目。
(三)推荐程序
序号 | 工作内容 | 完成时间 |
1 | 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制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将实施细则上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 | 9月1日 |
2 | 符合条件的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材料,经学院推免工作小组初审合格后,填写《东北电力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一式两份)。 | 9月3日 |
3 | 学院推免工作小组按照学生综合成绩分专业对提交申请的学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确定初选名单。 | 9月5日 |
4 | 成立专家组对进入初选名单的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成果、论文、竞赛获奖奖项进行审核鉴定和思想品德面试考核,审核鉴定采用公开答辩方式。答辩和面试全程录音录像,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推荐。 | 9月8日 |
5 | 学院推免工作小组根据专家组审核鉴定结果和思想品德考核结果确定最终的拟推免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3个工作日。 | 9月10日 -9月12日 |
6 | 公示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 9月14日 |
7 | 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对学院推免工作小组上报的拟推免名单进行审核,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10个工作日。公式无异议后确定获推免资格学生名单。 | 9月15日 |
8 | 学校统一组织校内推免生复试。 | 10月12日前 |
五、其他事项
1. 推免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我校推免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招生的要主动报备。学生申请推免资格时应主动向学院报备声明,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生,取消其推免资格。
2. 学院成立专家审核小组,对申请推免资格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论文、竞赛获奖奖项及内容进行审核鉴定,并组织相关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答辩,排除抄袭、造假、冒名及有名无实等情况。专家组成员应具有相关学科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一般不少于5人。专家审核小组及每位成员都要给出明确审核鉴定意见并签字存档。答辩全程录音录像,答辩结果公开公示。
3. 获得推免资格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其推免生资格:
① 所修课程有不及格科目的;
② 毕业设计(论文)和实践性环节成绩在良好以下的;
③ 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④ 毕业时未取得学士学位的;
⑤ 在推免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有论文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行为的。
4. 推免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
综合成绩 = A1×0.8+A2×0.2+A3。其中:
A1为平均学分绩点(按百分制计算),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成绩均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经教务处批准的缓考、重考成绩,按第一次考试成绩计算,重修成绩不参与计算;
A2为按照专家组审核鉴定通过后的学生学术专长测算的综合测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科研论文原则上仅限学生本科阶段在核心期刊(仅限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和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研论文(科研论文加分细则见附表1);竞赛奖项仅限学生作为主力成员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国内权威科研竞赛或学科竞赛(全国赛)并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竞赛项目要求及加分细则见附表2)。学生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合作的科研成果、竞赛奖项等仅作为参考,不纳入学生成绩;
A3为科研竞赛、学科竞赛加分,加分细则见附录1。
5. 推免生工作实行公示制度。学院推免生监督工作由学院党委负责。如发现弄虚作假或作弊者,将取消其推荐生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 最终确定为免试资格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硕士研究生报名,不能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统考,不再列入当年毕业生派遣方案。
7. 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我校研究生院要求办理报名等手续,未按时办理者不能被接收学校录取。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5年9月1日